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有些孩子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沒有口語的表達,或者只會說幾個簡單的詞匯,不能完成日常生活的交流,對于這種情況,家長該通過哪些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詞匯量呢?今天天津自閉癥學校就來簡單聊聊這個問題。
如何提高孩子詞匯量
1.一般在進行詞匯訓練前,我們需要判定從哪些詞進行入手。
訓練初期選擇的目標詞匯應以日常、接觸機會多、兒童十分感興趣的具體詞匯為主,要考慮實用性、難度和發音等幾個方面。
(1)詞語具備實用性: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到,而不是為了掌握更多詞匯而“刷”出來的詞。
(2)詞語的難度需要符合孩子的語言能力。比如,在教與臉部有關的詞匯時,可以通過卡片的形式帶孩子了解比較常用且容易理解的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之后再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五官。
如果孩子的完成度很高,每次都能回答對,我們還可以向孩子普及每個器官的作用,比如耳朵可以用來聽聲音、眼睛可以看不同的顏色和形狀、嘴巴可以用來嘗味道等等。
(3)孩子在掌握了這些之后,再學習“下巴”、“臉頰”、“額頭”等更復雜的詞匯。
2.當孩子掌握的詞匯量達到一定程度并可理解詞匯意思的時候,可用實際的簡單動作游戲進行動詞訓練。
例如學習“吃”這個詞匯的時候,家長可以手拿橘子,通過肢體動作(用手拿一瓣放入口中),同時說“吃”讓兒童模仿。也可以在做“吃”的肢體動作時,讓孩子把面前的橘子放入口中,并詢問“你在做什么???”
鼓勵兒童用言語表達。在訓練過程中家長可以增加趣味性,反復訓練,鼓勵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用言語來表達需求。
3.家長們為孩子開展干預訓練時,需要考慮以下幾項內容:
1.首先,需要安排孩子接受多方面的語言溝通評估
由專業的語言治療師根據評估結果分析孩子已經具備了哪些語言能力,下一步要發展的語言技能是什么。
2.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其他相關能力發展如何
包括:社交能力、認知水平和玩耍技能等。語言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它和孩子的社交、認知和游戲等方面的能力息息相關。因此,我們需要多方位地考慮孩子的長處,并利用這些長處,有效促進孩子在語言方面的提高。
3.從孩子個人的興趣愛好著手
孩子感興趣的活動,才能帶給他們高動機的參與和更好的專注能力,以接受更多的語言輸入。